投稿指南
一、本刊要求作者有严谨的学风和朴实的文风,提倡互相尊重和自由讨论。凡采用他人学说,必须加注说明。 二、不要超过10000字为宜,精粹的短篇,尤为欢迎。 三、请作者将稿件(用WORD格式)发送到下面给出的征文信箱中。 四、凡来稿请作者自留底稿,恕不退稿。 五、为规范排版,请作者在上传修改稿时严格按以下要求: 1.论文要求有题名、摘要、关键词、作者姓名、作者工作单位(名称,省市邮编)等内容一份。 2.基金项目和作者简介按下列格式: 基金项目:项目名称(编号) 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民族(汉族可省略),籍贯,职称,学位,研究方向。 3.文章一般有引言部分和正文部分,正文部分用阿拉伯数字分级编号法,一般用两级。插图下方应注明图序和图名。表格应采用三线表,表格上方应注明表序和表名。 4.参考文献列出的一般应限于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正式出版物上的文献。其他相关注释可用脚注在当页标注。参考文献的著录应执行国家标准GB7714-87的规定,采用顺序编码制。

你觉得最顺手的是哪一款(2)

来源:应用光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12-07 05:26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仅上半年就发表了9篇CNS本刊,笑颜群雄,被评为十大科技进展最多的大学。 其中,2013-2015年间两次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墨子号、悟空号等成果多次入选

仅上半年就发表了9篇CNS本刊,笑颜群雄,被评为十大科技进展最多的大学。 其中,2013-2015年间两次获得自然科学一等奖,墨子号、悟空号等成果多次入选十九大报告、国家新年贺词等。

中科大坚持不扩招,在教育产业化、娱乐化的浪潮中成为清流,每年1860名招生人数“定数”,因材施教,立德树人获得科大“千生一院士”、百人一杰青、七百硕博士”荣誉,成为2018年的

复旦大学

,是一所创办逾百年的综合性强校,培养了近30万各类高素质人才,为国家培育了一大批各行各业的栋梁之才。近年来,学科建设以争创世界一流为目标,一批优势学科已在国际上崭露头角,17个学科进入ESI 全球前1%,其中,化学、材料科学和临床医学入榜全球前1‰,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其中就以医学为例,复旦大学医学院源自原来的上海医科大学,原上海医科大学是一所底蕴深厚实力强大的医学名校,并入复旦大学前就已经通过了首批211工程立项审核,为复旦大学贡献了3个一级国家重点学科,22个二级国家重点学科。2017年教育部学科评估中,复旦大学共有23个A类一级学科中,其中医学类占了4个:基础医学、临床医学两个一级学科获得A,中西医结合、药学两个一级学科获得A-。医学实力之强,可见一斑。

偏居霸都的中科大和盘踞魔都的复旦,都已经步入顶尖、世界一流大学行列,双方的合作远远大于竞争。

中科大,1970年后因为种种复杂因素南迁合肥,但是在艰难困苦中科大却实现了凤凰涅槃,十年代,中科大正是在合肥收割了半数省份理科状元。

中科大和合肥也被世界顶尖学术期刊审稿人评价为”二流的城市,一流的科研“,如今两者携手共建合肥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正酣,在校地合作上正书写着新甲子的新篇章。

复旦大学立于上海,这也是复旦大学最坚强的倚仗,无论是人才吸引和国际办学,复旦更占优势,这也是复旦知名度较同档次大学更高的最根本原因。

科大和复旦在权威国际排名中均进入了世界一流行列。中科大在泰晤士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大陆第3,在2019年USnews世界大学排名中位居大陆第3;复旦在QS2019世界大学排名中获得大陆第三,复旦、中科大在QS首次大学排名中分别位居第三、第四。

科大和复旦两校人员交流十分频繁。中科大少年班校友、复旦大学教授钟扬同志因为突出贡献被追授时代楷模和感动年度人物,中科大少年班校友、复旦管院管理科学系郁培文,作为90后副教授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基金,成为目前最年轻的国家优青获得者。

复旦大学的前常务副校长、知名校友包信和院士升任科大校长,复旦大学葛均波院士也被聘任为中科大附属第一医院院长。

科大和复旦均是华东五校、C9联盟高校和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成员。长三角一体化成为国家战略,合肥也成为长三角副中心城市,2019年5月22日下午,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大学等“华东五校”在芜湖共同发起成立长三角研究型大学联盟。未来,两校合作前景十分广泛。

最后再次强调,两校间是优势互补,强强联合!

南京理工大学怎么样?

南京理工大学,隶属于工信部,由工信部、教育部与江苏省共建,是兵器协同创新联盟成员单位,素有“兵器技术人才摇篮”的美誉。

学校是211大学、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兵器科学与技术。

教育部四轮学科评估,兵器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技术获评A类学科,B+学科4个,详情如下:

近期,南京理工大学发布2018届毕业生就业质量报告:

2018 届毕业生总数为 7053 人,男女比例2:1。

博士生 871 人,就业率98.17%,

硕士生 2217 人,就业率99.23%,

本 科生 3965 人,就业率98.54%。

①本科生升学、就业并重。

深造比例53.9%,就业比例44.6%。

②研究生以就业为主。

硕士、博士就业比例分别为88。1%、97.5%.

③就业质量

第三方数据统计结果:

2018 年宣讲会数量全国排名第 9 位,江苏省排名第 1 位, 工信部 G7 高校排名第 2 位;

毕业生备受 500 强企业青睐,受欢迎程度位列全国第13 位,江苏省第 1 位。

学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位列全国第 27 位:

详情如下:

1、本科生深造情况

本科生深造率为 53.9%,持续呈现上升态势。

国内升学率:42.75%

境外留学率:11.15%。

①国内升学

国内升学:1671 名。

文章来源:《应用光学》 网址: http://www.yygxzzs.cn/zonghexinwen/2022/1207/580.html



上一篇:突破光学像差难题清华大学成功研制元成像芯片
下一篇:应用光学小论文格式(光学小论文500字)

应用光学投稿 | 应用光学编辑部| 应用光学版面费 | 应用光学论文发表 | 应用光学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应用光学》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